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燕辞归 > 第424章 谁先放弃师出有名

第424章 谁先放弃师出有名(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圣上听罢:“让人赶紧验明白药粉,辛苦爱卿了。”

单慎明白人,嘴上念着“不辛苦”,顺势就退了出去。

御前只留了曹公公与徐简。

圣上长叹一声:“朕原本担心三哥以性命来威胁朕,让朕进退维谷,却没想到他最终死在了别人的手上。看来,凶手是昨夜翻宫墙进永济宫的那人?”

“应该是,”曹公公揣度着圣上的心思,道,“若那时果断点,把人擒住,或许殿下就不会遭了毒手。”

徐简闻言,睨了眼曹公公。

御前大内侍便是大内侍,足够了解圣上,以退为进,反倒是最有效的。

果不其然,圣上自己摇了摇头:“三哥和那人谈崩了,朕又怎么救得了他?

朕若把手伸进永济宫,三哥头一个不愿意不说。

真出了事,朕还越发说不清楚了。”

这一点,徐简从永济宫回来时,他们就商定清楚了。

李浚那人不可以凭常理推断,他疯起来不管不顾。

倘若这厢伸手进去,李浚恐怕心一横另外惹事出来,叫他们反而白惹一堆麻烦。

“朕只是没有想明白,”圣上道,“他这么毒杀三哥做什么?

这事对他,弊远大于利,他先前做事一直求稳求平,被抓到尾巴后就断尾求生,此次为何如此激进?

这不是他的作风!

朕想,三哥必定也是这么想的,认为对方不敢下这种手,所以才敢谈条件。

只是没想到,对方突然剑走偏锋了。”

“兴许是他这次被逮住的尾巴断不干净了,”徐简禀道,“臣想,基本可以断定藏在背后下手的是晋王爷了。”

圣上眯了眯眼,示意徐简继续说下去。

徐简整理了下思路。

先前只有李浚的说辞指向了晋王,其余的份量还不够。

可现在,证据已经多了。

“有一个伺候过晋王生母章选侍的内侍姓劳,外号小耗子,认了先帝爷的阮贵人跟前的童公公为表舅。

章选侍临终前想点几道菜,小耗子求去了御膳房,看得出来对章选侍尽心尽力。

童公公对小耗子很关照,小耗子调到晋王身边没几年后就出宫了,因为董妃娘娘对晋王过度掌控。

董妃娘娘的死因存疑,极有可能与定王殿下死于同一种毒,猜测其中缘由是晋王为章选侍报仇,董妃娘娘身边有岭南人,她毒杀了章选侍。

通过单大人的调查,孙公公去的那宅子的真正的主人姓劳,应就是那小耗子。

以他对童公公的感情,在外行走自称姓童,也说得通。

昨日,汪狗子借口头七上香去过一趟永济宫,臣想应该是大殿下无意中说漏了嘴。

倘若晋王爷知道大殿下已经回想起了定国寺那夜的事,知道圣上您已经深查下去了,那他突然对永济宫那位下毒手,倒也算事出有因。”

曹公公颔首。

这事上他与辅国公是一个想法。

抓几个太监出来,纯属事倍功半。

要么跟王六年一样不好撬开嘴,要么像冯尝、吐出来的都是边角料,不能说没用,就是费力气。

还有一种就是一问三不知,看着就糟心。

不如留着钓鱼。

钓着钓着,这不是一只大王八渐渐就露出水面了吗?

圣上的脸色更沉了几分。

如果说,原本对晋王的怀疑有三分,此刻自然便有了八分。

“你说的这些,朕信,”他道,“可这些都是陈年旧事,章选侍也好、董妃娘娘也罢,都是逝去多年的人了,怎么能得一个定论?

朕能给定王之死一个明确的说法,那是其中有王六年。

现如今,谁能来认下董妃娘娘的死因?”

徐简看着圣上,道:“那日去永济宫,那位殿下与臣提过,易地而处,他疯起来杀了就杀了,而圣上您与他不同,您要师出有名。这无疑是您的优点,但臣以为,眼下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您把晋王的底查仔细了。”

“他都直接冲三哥下手了,的确紧迫,”圣上道,“可朕还有一事不明,他都豁出去了,为何不干脆来杀朕?他有这个能耐,从前为何不对朕下手?”

徐简答得很直白:“他杀您没有用,他想杀的人太多了。

您一登基就册立了太子,您若出事,继位的是大殿下,殿下彼时年幼,但辅政大臣不缺。

且不说平亲王爷,文有前几年作古的周老太傅,武有臣的祖父,以及老镇南公,宫内又有皇太后主持,晋王爷想越过所有人走摄政的路子大抵走不通。

说到底,他其实有一点跟圣上您一样,哪怕是夺位,他也尽量想走一个‘师出有名’的路子。

原先想从先帝爷手中接过圣旨,后来潜伏下来徐徐图之。

名不正言不顺的逼宫,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可眼下,臣觉得他的想法恐怕有些变化。

倒不是说他会突然举旗逼宫,而是他行事不再束缚着了,万一他杀了李浚殿下后杀出了瘾,哪怕一败涂地也想要您的命呢?”

圣上不置可否,眸色沉沉。

徐简又道:“现在看起来,就是您或者他,谁先放弃师出有名了。”

感谢书友小院子的打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