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 >小镇人家 > 第13节

第13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三叔公啊,我给你带了几个帮手来。”

“啥子帮手,”地里的三爷爷抬起头,不可置信地说,“他们三个小娃啊?”

他一副你莫说笑的样子。

外祖父找了块地坐下,很正经地道:“是喽,就这三个,给你插秧来了,三叔公你好好教教他们。”

他又把几人皮到荒田那边上玩的事给说了一通,三叔公扶扶自己的竹斗笠,乐得牙花子都出来,“成,这么想下田,让他们来,生冬和小八下田来,小温给递秧苗。”

庄里插秧也简单,手握秧苗把它插到稻田泥里头,不要扎得太深即可。

生冬和小八撩起裤脚,用绳线系上,吭哧吭哧下田去。两个小子还觉得踩在淤泥里好玩,左一脚右一脚,弯腰插秧。

插了一会儿,就喊累,头差点没栽到田里去。

阿夏看得可乐,自己走在田垄上,云和天倒映在稻田水里,秧苗一丛丛地扎根在泥水里,期盼雨露,更待光照,好长得谷穗满株。

她走出一半,回头喊了声,“外公,我先回去了。”

“成,小心脚底下。”

阿夏从纵横的小道上慢慢绕回家,屋门前,外祖母在收拾香椿芽,烂掉的挑拣到一边,鲜嫩红亮的码到白瓷碗里。

这个时候顶勤快的霜花,是见不到她的人影的。

“阿姐又躲里头去了吧。”

阿夏从门口搬了一只木凳,坐下来帮忙一块儿挑。

外祖母语气含笑,“你阿姐她说自己要是在这儿待半个时辰,得折小半辈子的寿。在里头拾掇她那篮子的芦蒿呢。”

她嘿嘿一笑,也没有多说什么,祖孙俩弄完香椿芽后。又剥起那竹篮的小笋,才刚从地里钻出来没多久,小小的一株。

她们嘴里说着家常,手上的活不停。天上的浮云来回飘动,日头跟着渐渐偏西。山民吃饭是很早的,赶在日落之前就升起缕缕炊烟。

方家的灶眼里也燃起火苗,外祖母系起围布,手起刀落,刀背将小株的春笋拍裂开,再切成细长条的小段。

做油焖笋最好用熟菜油,颜色虽不好看,可一倒进热锅中,有股独特的油香,呛了点。

撒一小把花椒增香,听它嘟嘟冒响,拿编的细密的竹爪篱给捞出来,春笋全倒进去。

煸炒到青白的竹笋有些许黄,酱和白糖一同调味,放清水焖煮就成。

旁边霜花还起了口锅,做清炒芦蒿,这道菜简单,吃得就是一口鲜。初春刚长成的芦蒿,摘下嫩茎,烧的锅热,放下去翻炒几下便可出锅。

灶房里两股鲜交织在一起,刚插完秧累得人都耷拉下的生冬,闻到味跟那久旱的草淋到一场雨,立马支棱起来。

小温在后面摇头,补了一句,“要是生冬有尾巴和耳朵,就是小八家新生的小犬。”

“你这嘴呀。”

外祖父笑她。

生冬全然没听见,跳着迈进门槛就喊:“太婆,今晚吃什么呀?”

“吃一顿竹板。”

外祖母看了他一眼,从嘴里吐出这几个字,把菜给端到旁边的桌子上。生冬鼓着嘴,把话给咽下去。

几个人饭量都不算大,今晚上也就一碟油焖笋和一碟清炒芦蒿。

蒸半锅的稻饭。

等两位老人动了筷子后,阿夏才开始吃油焖笋,与腌笃鲜不相同,油焖出来的笋脆劲不减,浓油酱赤,却又不咸。

阿夏对一个东西最直观的感受便是不咸不淡,刚刚好。

好比霜花炒的芦蒿,清淡味却不淡,芬芳四溢,脆嫩,是春时味。

等霜花走后,外祖父又去烧了一道香椿炒蛋,香气直把两道菜给盖过去,淡黄的鸡蛋、小而嫩的香椿,这时的香椿芽稍大些,也有点老,炒鸡蛋最好。

才刚长出没多久的香椿,小到芽叶还没舒展开,用来拌豆腐上佳,放点香油真叫人难忘。

吃完这顿菜后,阿夏嘴边的油都没有抹干净,便已经在想下一顿的春日食鲜了。

她更喜欢镇上的说法,吃春时所长所生的物,叫咬春。

天黑下来,星子便从云里出来,山野的风从温顺变得急躁,带来一股冷意。

可阿夏窝在浴房里冷不到,方家是庄子里难得有浴间的人家。不是那种放一个浴桶了事的。专门在屋里砌了个很大的灶,叫人打个大铁锅,一条长砖道通向墙后,那是生火的地方。

霜花在后头把火烧得足足的,阿夏淋着烫水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叫水钻过全身才好。

洗完后整间小屋都是白茫茫的热气,糊的灯都变成昏黄的,她穿好鞋子,在小门边上叩了声,霜花便推开一道缝把衣衫塞进来。

那冷冰冰的衣衫她专门在炉子前烤到发热,穿到身上一点暖和得很。穿好后她把锅里的水全舀到沟里,让它溜出去。

出了门顶着寒风回房,今晚她是自个儿睡得,洗了澡别提多畅快了,身子都是轻的,窝到软和的被子里,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昏暗的夜里,她做了个美梦,梦见自己见到一头发光的白鹿,她骑到鹿背上,穿过松岭山的深处。

第14章 白鲞扣鸡

一晃眼几日过去,住在山里的最后一天,阿夏哪里都没有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