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 第83章 忠孝为藩

第83章 忠孝为藩(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其中,尤以江浙沪等地为甚。

说的夸张点,邓镇他们这些伪造假币的工人,就是大明宝清局宝泉局出来的工人,手法几乎一样,只是在材料上略有区别。

前几年,因为大明没有大明皇家银行,宝钞面额较大,如果伪造的话,很容易被查出来。

所以邓镇等人大多还是伪造铜钱为主。

这几年,随着大明皇家银行越来越大,他们不再满足于伪造铜钱和银币,而是将眼光放在了伪造大明宝钞上,毕竟,大明宝钞比较值钱,一张十元面值的大明宝钞,折合白银约五两银子,这很值得他们去冒险。

而且如今经济繁荣,宝钞通行量大,假钞更容易糊弄。

当年,大明继承元祚,将北元赶走后,有许多以前给大元皇家服务的工匠织造留了下来被收编,也有很多隐居民间,不愿出来。

这银匠杨馒头,便发现了几个之前为大元制造宝钞的老匠人,来此邀功。“我给你一队兵士,你立即去将这老匠人请来,全家都请来。”

邓镇激动地道。

杨馒头点头哈腰,咧着嘴眼神闪烁,嘿嘿笑道:“那大人,我这个……”

“哈哈哈哈,我赏你五百顷田!”

“啊,谢过国公,谢过国公!”

邓镇冷冷笑了笑,得意洋洋,朝廷这帮蠢驴木材,他们将假币印出,拿去河南和陕西应用,就骗过了许多锦衣卫谍子,曹国公呀,真是老了……

……

皇城内。

朱允炆端坐在椅子上,正在背书。

几名儒臣在周围,为朱允炆讲解儒经,顺便讲解治国要义,甚至还包含一部分军事之事,和收拢权臣驭下之术,这些按道理来说,都不是朱允炆这种庶出子应该学的。

远处,太子妃吕氏欣慰地看着这一幕。

自从太子朱标将太子妃吕氏带入宫中的老人,全都在遣散出宫之后,吕氏低调沉稳了许多。

她淡淡地笑了笑,转身离去。

等吕氏走后,朱允炆侧过头望了望她背影,又转过头来看了看身前的几个儒臣,问道:“当年吕文焕投降,真是因为刘整先投的缘故?”

那儒臣不敢怠慢,忙道:“是的,皇孙殿下。”

“吕文焕独守襄阳数十载,为大宋尽忠职守,奈何刘整先降,且出卖襄阳城防布图,将襄阳腹心部暴露,忽必烈采取刘整献策,以水攻襄阳,若是一旦城破,蒙古人必定屠城,襄阳百姓独拒蒙古大军数十载,蒙古人岂能放过?”

“故而,吕文焕才带军投降。”

“襄阳城数十万百姓得以存活,全赖吕文焕公啊。”

朱允炆轻轻点了点头,面无表情。

如今,年长两岁的朱允炆不仅仅开始学习儒经儒学,还开始追思自己家族的来历,自从太子朱标将他身边的吕氏老人赶走后,朱允炆对吕氏家族格外敏感。

于是,他就细心研究了一下自己母亲吕氏先祖吕文焕的经历。

此刻闻言,朱允炆又道:“先生继续吧。”

那儒臣又继续讲起了儒经要义,而朱允炆却偷偷在下方拿出一张纸来,纸上是蜀王朱椿前去成都就藩之前,留给朱允炆的四个字。

“忠孝为藩”

朱允炆轻笑一声,脑海中担忧起了朱雄英下落,低声道:“大哥,将来允炆绝不让你失望,若我大明有难,允炆定然不降!”

ps:第一更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