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 第48章 唯念兄与王敏情事

第48章 唯念兄与王敏情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若是今日说均田,明日保不齐就有卫所指挥,买通庖厨在我饮食下毒……”

朱棡方来晋地就藩时,就发现这里的卫所指挥军纪糜烂,侵吞良田十分猖獗,而百姓不思大明,反通北元,地方上的军屯将领心黑手辣,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

他为此好生整治了一番,结果……

结果是朱棡的饮食里,被人偷偷下了毒,差点被毒死。

朱棡为此大怒,将厨子打了一顿,这事儿惊动了朱元璋,朱元璋亲自给他写信,告诫他万分小心注意,朱元璋的原话是:“吾帅群英平祸乱,不为姑息。独膳夫徐兴祖,事吾二十三年未尝折辱。怨不在大,小子识之。”

这话的意思是,你爹我治军几十年,手下军头犯错绝不姑息,但唯独我的厨师徐兴祖,服侍我二十三年,我都从不敢折辱他,你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气叱怒身边人,小子你要识相点!

这是在告诫朱棡,你要对付手下贪赃枉法的兵头没问题,要注意方式方法,识时务,分清轻重缓急,而且怎么能叱责自己的厨师呢,你爹我都不敢叱责自己厨师,军头买通厨师对你下毒还可规避,但是你殴打自己厨师,厨师对你下毒你躲得了嘛?

这一个多月来,北方卫所的大明高级将领,藩王们,都深切感受到了朝廷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是比较新奇又实用的,如朝廷给每个指挥级别的将领,都发了苏州府磨制的望远镜,此镜可看的很远,方便将领观察敌情,还有就是有一种新型的更便捷的“棉甲”开始配备,此甲只制作了几个样甲,只有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徐达这种级别将领能试穿,使用的是皇明在江南等地种植的棉花所制,外观请便,铁甲片在内衬里,还覆盖有轻盈又结实的陶瓷片。

这种棉甲不同于宋元质地那种动辄五六十斤的铁甲,轻便又能防护。

宋时,江南一代已有棉花,到了元朝时候,在江南一代大量种棉花,如今大明的棉布多出口倭国西番,大明江淮棉布制成的衣裳,被倭国人称为“吴服”。

还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不那么显眼,但确确实实是在发生。和北元通商的驼队,不仅有色目人和民间汉商,还有几只商队夹杂其中,旁人不知道,朱棡却知道这些商队是锦衣卫的谍子所扮,他们一是纠集有度牒的和尚喇嘛,去草原送医传佛,二就是专卖奢侈品,从大漠中探查了不少情报。

运送粮草的商队也多了起来,他们用上了更加宽敞,并且加装了轮轴的马车,更加适合北方的沟壑山路,还能多运粮草。

同时,一种两个轮子的手推车,专用在军中民夫运送粮草和辎重,还有一种独特的四轮推车,除了四个轮子之外,还安装着六个可以移动的轴承,装着六只小轮,推动火炮时,在沟壑山地上更为便捷省力……

这都是以往没有的。

随着鹰信来的,还有几本书,其中一本书名为《要塞堡垒学》。

朱棡拿起这书来,随手翻了几页,眸子微微眯起,他看了一阵,凝重面色稍缓,连连点头,他沉思一番,从旁边拿起毛笔,开始给自己父亲朱元璋写信。

“均田土改,此制甚好,但九边重镇,军头林立,卫所将官侵吞严重,若均田到户,恐激民变,只因边塞军头多不服管,均田之事难免侵吞良民民田,故儿臣进言,直隶官田皇田可均,九边卫所军田不可轻易土改……”

他又拿起那鹰信,细读一番,露出凝重表情,不由想起了自己那个同病相怜的弟弟朱棣,燕王朱棣就藩的北平,因为曾经是北元大都,北元谍子众多,堪称是当世北元谍子大本营,朱棣在北平过得可不那么安稳,别说土改,光是收服在北平的北元旧人,应付不停骚扰的北元骑兵,就是一件很难的事。

他也想起了自己二哥秦王朱慡,也不知他如今和观音奴感情如何,是否打听出传国玉玺消息。

若是朱慡能拿下观音奴王敏儿,能极大得减轻秦晋燕三地压力,王保保曾是北元右丞相,兵马极多,如今王保保虽身陨,但他弟弟脱因帖木儿仍有十余万骑兵,而王保保另一个亲弟弟金刚奴,更是被父皇朱元璋收为义子……

朱棡想了想,准备分别再写两封信,一封给秦王朱慡,一封给燕王朱棣。

“秦王吾兄,近日安好?弟甚优,唯念兄与王敏情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