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 >清穿之作精公主的团宠生活 > 第154节

第154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哦,那不要了。”

佟家人太多,和钮祜禄家有得一拼,多到太后至今都认不清康熙爷除了两个亲舅舅外还有多少个远房舅舅,逢年过节到了这两家太后一概含笑、点头、敷衍三连。

让元衿住远点不要被佟家打扰,对太后来说是选房头等要事。

她直接问乌嬷嬷要了笔,在德妃的指点下往黄绫折子上画了个道道。

“什刹海再挤也不能没有地了吧?啊?德妃你再好好瞧瞧,还有你妹妹那儿,就是以前遏必隆住的,太皇太后说过遏必隆那老贼干别的不行,修宅子那可是不得了。”

德妃的妹妹嫁给了遏必隆的小儿子,如今是宽街国公府的女主人。

德妃顺着地图上那片水域翻找,“太后您看,这是国公府,旁边是几个科尔沁王爷在京城的宅子,再一路往西就是什刹海旁的内务府冰窖了,围着什刹海都是正黄旗人。”

“冰窖好啊!”太后一拍大腿,“咱们元衿多怕热,近点,快快快,就是这儿了,一定要寻出个地方来。正黄旗就是会挑地,怪不得又有索家又有明家呢!”

德妃深吸一口气,在自小长大的什刹海边开始一路寻摸,兜兜转转后,终于火德真君庙不远,自己家对岸,明珠家隔壁找到了个可以拼拼凑凑出五百间房加一个花园的地皮来。

太后才不管康熙有没有难处呢,直接大笔一挥圈了个圈,叫了自己的内管领和首领太监来,让他们直接送到御前去。

至于整修房子和添置家具的钱?太后和德妃把“和善”的目光she向了舜安彦。

舜安彦再次主动站队:“内务府修整完,奴才一定领着人再好好拾掇一番,能用紫檀黄花梨的绝不用黄杨水曲柳。”

不管银子有没有砸,这个态度太后十分满意,“嗯,是个懂事孩子。”

太后挥挥手,让这一茬暂告一个段落。

这一气呵成的姿态,颇有种后世土大款扫楼的气质。让当事人舜安彦和元衿面面相觑。

没想到,房子只是第一步。

当太后又掏出一本口外草场要给元衿挑的时候,元衿充分理解了康熙为什么情愿躲在屋子里,也不愿提前来嫡母这里演孝子了。

再肥的羊也不能这么薅吧?她都没有抚蒙,需要草场干什么呀?

可太后翻开折子时却解释:“这本是万岁爷提前就叫内务府和理藩院准备的,让我瞧瞧这都哪儿啊。”

“苏尼特右旗……这个可以,苏尼特的羊好。四子部落……有点远啊,怎么还有乌拉特的地?这都靠近你四姐那儿了,怎么一块原来察哈尔的地都没有?”

太后是蒙古出身,除了漠北,漠南的地界她一清二楚,三下五除二就得出了结论:远、破、容易打仗,除了往安北将军台送牛羊辎重快,其他都不行!

可循着这份草场的安排,舜安彦和元衿却不约而同地想到:康熙不会是想把舜安彦扔安北将军台吧?

舜安彦最是震惊,康熙爷做人忒不厚道,前线正要打仗呢,您把我个要新婚燕尔的弄那里去?

这不是造孽吗?

作者有话说:

乱编,但都有地图支撑的乱编,作者留。

第109章

不过舜安彦和元衿谁也没点破。

康熙现在只是个表面大方的好阿玛,只是在安排点家事家产,若他们随意揣度前线布置,那可就是妄议朝政了。

故而元衿没作声,也给了舜安彦个眼神让他管好自己的表情,这家伙没上过“戏剧学院”,非常需要“导演”元衿替他把握戏路。

太后的意见很快又一次让内管领和首领太监送到了御前,老人家伸长脖子眼巴巴地等到晚膳前,终于等来了康熙的批复。

这次来的还是御前首领太监梁九功,此人一张巧嘴,捧着两张羊皮纸地图,在太后膳桌前一跪,上下嘴皮子一碰巴巴地说了起来:“万岁爷听闻太后老佛爷的意思,直说自个儿疏漏了,只想到那里的羊肥嫩,公主喜欢冬日唰锅子吃,没想到地远呢。万岁爷刚在招山东巡抚说话的间隙,特意召理藩院拿了外八旗在察哈尔的地图来,再画三块供公主陪嫁。”

太后接过德妃的放大镜,在察哈尔的地图上仔细看了看康熙画出的三个圈,作为一个听着林丹汗旧事长大的蒙古人,她这次对康熙的圈圈作出了“万岁爷用心了”的上佳评价。

元衿不完全懂得蒙古事务,可舜安彦懂,他只瞧了一眼,便对元衿悄悄摇了摇头。

元衿读懂了他的意思:康熙这又又下血本了,烫手。

在豪门里争过家产的元衿深知,豪门族长的钱绝对不好拿,以前家里的老爷子每每分她家产,要么是为了刺激倒霉催的堂兄们上进,要么就是来测试她的能力上限。

反正宽裕的手后面必然磕碜石子,天下绝没有免费的午餐。

而康熙,他上次对家里孩子这么大方,要追溯到鳌拜家和吴三桂家娶公主的时候了,而下一次这么大方,可能得等到众皇子大闹天宫废太子后给雍正他们亲王时。

不能被糖衣炮弹砸晕了脑袋!

元衿思索了下,拉住了太后笑眯眯说:“都是嫁在京城里,却独独我有口外的牧场三姐没有,家里的水怎么能这么端不平呢?”

她秀气的眉头一别,凑在太后耳边说:“之前我听几个上书房的蒙古人就议论,说是三姐悔了和噶尔臧的亲事惹得皇阿玛不快,破了公主历来都要抚蒙的规矩,所以皇阿玛都不疼她了呢。”

“这是什么滑稽之语!”太后严肃起来,语气里带着愤怒,“宫里欠他们的呢?什么时候有规矩公主一定要嫁蒙藩了?”

太后固然偏心蒙古,但积年累月生活在宫里,她更偏心在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公主们。

再说,三公主的婚事怎么没的,那群人心里竟然没点逼数?康熙骂噶尔臧叛贼逆贼的圣旨是传抄的还不够吗?竟然怪到三公主头上。

越想越气的太后指着梁九功说:“你去,和万岁爷把话说了,三公主如今怀着孕呢,元衿的好事也将近,是不是得让她们姐妹都得点好的。”

结果,梁九功像变戏法似的从怀里又掏出两张划过圈的羊皮纸地图来,“太后老佛爷高明,万岁爷也高明,竟然想到一块儿去了。”

他指挥人高高举起两张地图来,上面各画了六个圈,“万岁爷说,五公主最是友爱姐妹,定会提起姐妹同恩,故而也给三公主准备了一份。六公主议婚在即,科尔沁和喀喇沁都有意求婚先按下不提,七公主身娇体弱定是不能外嫁的,所以这次提前也圈上,免得太后挂念,德主子惦记,五公主……”

“闹腾。”

元衿凉凉地接了句,被太后拍了下手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