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重生 >国师金安(穿书) > 第85节

第85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京口州藏着司马冉泽已经开采多年的黑金石(铁矿石),且秘密锻造了一批质量上乘的盔甲和兵器。

原本跟着陈柏卓抱着必死之心的莲花帮民兵们,瞧见那一件件闪亮的盔甲和大刀,眼睛都直了,之前萎靡的气势,瞬间就强盛了起来。

加之在京口县停留之际,他们的三爷下令给他们分发了肉干和鸡汤,有吃的有喝的,竟是不觉得前路艰险了。

肉干据说是猪肉做的,腌制地颇咸,但对他们来说却是最需要的,因为有盐才能有力气,分到肉干的他们都不舍得吃,每次都咬上一小口,慢慢就着饼子磨着吃。

鸡汤就更神奇了,据说是三爷家的女郎熬的,熬完冷藏成冻,给整了一牛车,想吃就拿勺子舀一块化在开水中就是一碗鸡汤。

寒冷冬日,有鸡汤暖腹,又有肉干打牙祭,这日子简直比在家还要好。

那心底里原本对三爷的怨怼也消散在了这些美妙的吃食中,就连与他们汇合,颇看不上他们,又不认同陈柏卓领导的另外两路精兵,在这些吃食的攻势下,也逐渐软化了态度。

陈柏卓静静观察众人情绪变化,抓紧时间操练他的莲花帮众人,不求他们能冲到敌营四杀五进,只求能有一保之力。

三队在京口县休整操练时,抱朴真道观下来人了,民兵们瞧见那一个个穿着黄色道服的道士们,不管自己在做什么,全都恭敬地行礼。

无甲和无丑还礼后便带着蒸馏好的酒精,和一套蒸锅去寻陈柏卓。

辛离离在他们出征前将怎么熬煮鸡汤和做肉干教给从母和隔壁的婶子,之后就拉着司马佑安全身心投入到提纯酒精上面了,她只知道要蒸馏,会用到大圆瓶子和吸管,还需要火蒸,但又不知道具体操作,只得将想法和司马佑安提了。

司马佑安借着太史令的便利,将辛离离想出的方法一一试验,有着对此十分感兴趣的同僚帮助,堪堪在陈柏卓走前做出了粗糙版的蒸馏器。

两个大锅罗列,运用到蒸气遇冷水冷凝的原理,下方大锅煮酒,上方大锅盛冷水,再通过打通的竹子,将提纯后的酒运出,如此几遍,就能得到高纯度的酒精。

那酒味一提纯出来,就让太史令的官员们眼睛刷得亮了,说什么也要喝上一口,还是司马佑安谨记辛离离的话,万万不可喝,及时阻止了他们,这才没有酿成惨剧。

可是太史令的官员们是那么好打发的么,在他们百般追问下,司马佑安只能如实相告,这是为前去北上打仗的士兵们准备的,他们若是受伤了,用这个擦拭有助于生还的几率。

他虽听不太懂辛离离所言的细菌病毒为何物,但却知晓,这可以降低士兵们受伤发高烧的概率。

太史令的官员们一听,沉默了,他们家族几乎都是世代从事太史的,自然也知道朝堂上针对北上战事的分歧,他们与世家们的看法一样,都觉得这些人就是去送死的,人多又如何?没粮、没兵器、不通战术,如何能活的下来。

会喜欢研究的纯粹科研人,总是比旁人多一分善心。因而一个个沉默下来,再次投入到改良蒸馏装置中。

最终研发出了提纯效率高纯度又够的蒸馏装置,再经由辛离离连写带画,形成分解版的《大立朝酒精蒸馏法》,雇人快马加鞭提前大军先一步送到抱朴真道观。

抱朴真道观的小道长们与辛离离一同长大,没少跟着她和司马佑安鼓捣新奇小玩意,两个大锅和竹子太好收拾了,当下就买酒开始蒸馏。

他们不计较银钱得失,抱朴真道观那几日整间道观都弥漫着酒香之气,京口县的百姓们对此都习以为常了。

不整点新奇东西的抱朴真道观,就不是抱朴真道观了。

有了抱朴真道观的酒精,莲花帮的一众人腰杆都挺直了,瞧瞧,这可是看在我们三爷面子上,才研制出来的酒精,别的地方都没有!

在这股骄傲的情绪下,大军开拔。

盔甲武器有了,伤药酒精有了,如此还差粮食了。

世家们惯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抬高了粮价,意图逼迫司马冉泽,打消年轻帝王蠢蠢欲动要摆脱傀儡生活的念头。

作者有话说:

大家长们要开大招了!

【感谢还在等我的你们,爱你们!我唯有用多写点回报你们了!】

第九十八章 出征和惊喜

可惜, 他们低估了司马冉泽这一战的决心,也低估了想要改头换面,挣一个美好未来陈柏卓的信念。

粮食他们本就备了, 早已经秘密送去了北方, 但是军队不能暴露此事,也要给世家一个他们自认为的拿捏点,因而,他们采取了边行军,边练兵,边要粮的方式。

此粮不向世家要, 不跟百姓讨,他们只跟沿途的藩王要。

将近六万人的军队将藩王围困,藩王们的脸色那叫一个精彩, 恨他们不去找世家的茬,偏偏要来自家地界闹,憋屈地给粮不行,还被索要走了众多精心养的战马, 可真是气得肠子都要打结了。

可陈柏卓是谁啊, 跟谁都能称兄道弟的他, 在藩王们的宴请之下, 将藩王们喝的一个个和他称兄道弟,不仅不计较自己给出的粮食和战马, 还被他忽悠地将矛头全指向了世家。

为什么要向藩王讨粮, 就是因为世家做事不地道啊!

自此, 藩王们和世家对立了。

而造成此事结果的陈柏卓, 拍拍袖子施施然骑着战马, 带领兄弟们毅然奔赴北方, 投入到了胶着的战事中。

有了他们的相帮,北方防御线终于稳住,没让蛮人继续冲下来。

一场战事死伤无数,不少新兵扒着墙头吐地胆汁都出来了,经历过战争残酷的他们,成长的非常快,很快就能摸索出生存之道,对于训练也更加上心。

而险些被攻破的城池内一片惨状,陈柏卓下令拿出一部分军粮分予群众,这些军粮都是从藩王那白拿的,他们还有司马冉泽给他们准备的粮食,能撑的下去,可这些百姓们撑不下去了,他们若是撑不下去,他们又为何而守城。

只此举,就让另外两位将领对陈柏卓心服口服,大家摒弃前嫌,夜夜开会商讨战术,抵挡着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偶尔也主动攻击。

黄沙漫天,血染疆土,儿郎嘶吼,又有多少英魂永远留在了此处。

唯能带给他们慰藉的便是那一口口的肉干,和喷香的鸡肉汤。

陈柏卓的商队当时与大军一同北上,在所有的商人都避着北方而走时,唯有他们担负着沟通北方与南方的重任,源源不断将辛离离和袁依婉准备的吃食送到大军手中,再……再带着一封封可能没有主人的家书返回。

如此,时间便如指尖沙般悄然流逝,转瞬半年过去,大军依旧驻扎在北方与蛮人你进我退,我进你退,粮食消耗巨大,但有司马冉泽的提前部署,尚能坚持一年。

为了让世家相信大军无粮,大军必须迷惑他们,陈柏卓欲再次打一波秋风,这次他打算连世家都走上一遭,以增加可信度。

待消息传回洛阳时,世家们纷纷弹劾陈柏卓,称他此举与强盗一般!

却被司马冉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年轻帝王椅在龙座之上,头上珠帘晃晃悠悠,嘲弄道:“非常时刻行非常之事,孤认为无错之有,啊,诸位叔伯不必气愤,孤承诺待大军回归,欠诸位的孤替他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