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 >在年代文里当神探 > 第106节

第106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线索图看,他们已经推翻了两次,再重建,最后又画出了蒸笼案,显然是这案子有了线索。

省厅的谢副书记也在,他是案子的总负责人,兰静秋听老锁说过,这位谢副书记不是刑侦出身,就是来挂帅的。

他跟几人一一握手,又对洛生海说:“小洛,又见面了!听说你们那组有了线索?”

洛生海忙往旁边一让,给谢副书记介绍起了兰静秋:“是兰同志凭一己之力找到的线索,也是因为她的坚持案子才能有突破。”

兰静秋刚想说两句谦虚的话,齐老师接口了:“凤安来的这小姑娘思维很活跃,而且很大胆,她找到的突破点才是案子的关键。”

谢副书记赞许地冲兰静秋竖起大拇指:“后起之秀啊,来,都坐下,咱们一起研究研究案情,明天可就是二月初七了,这么多人围剿,要还找不到嫌犯,明天省城再出现一起命案,咱们这些公安干警可都脸上无光。”

兰静秋依言坐下,指指案情板,问齐老师:“蒸笼案到底怎么回事?”

齐老师说:“追查蒸笼案找到的线索更佐证了你的推断是正确的。我们已经拿孟东鹏的照片还有李阳阳的画像给辛大雁看了,她指认了两人。”

兰静秋:“辛大雁就是蒸笼案受害人的情敌?”

齐老师:“可以这么说,当时她跟受害人为饭店经理的儿子吵了一架,在离开时正好碰到孟东鹏跟李阳阳进饭店,辛大雁说她快到家时才想起围巾丢在了饭店,就回去取了。”

老锁急着问:“她碰到孟东鹏他们行凶了?”

齐老师叹口气:“她说此时饭店空无一人,大开着门,鼓风机却开着,蒸笼还在冒着热气,她好奇地想看看都这么晚了受害人还在做什么饭,就打开了蒸笼,还被烫了一下!”

兰静秋皱眉:“她发现受害者了,却没救她?”

“没错,她发现了,但没管。”

老锁忍不住骂了一声:“你就算吓坏了,不敢动,也得赶紧报警,叫人啊,再是情敌,那也是个人,她居然转身就走了?怪不得这么心虚!”

洛生海却说:“她应该还有别的原因吧,难不成就因为两人是情敌?她打开蒸笼时受害人还活着吗?”

齐老师说:“辛大雁因为这件事情得了精神分裂症,她家人都没发现,但她自己的思维已经趋于混乱,她说当时受害人活着,睁眼看她,还跟她说话,我判断这些都是她后来因愧疚而产生的想象。以她形容的那个热气还开了鼓风机,人在蒸笼里根本睁不开眼睛。她之所以盖上蒸笼撒腿就跑不只是因为两人是竞争关系,还因为两人吵架时受害人正在刷洗蒸笼,她攻击受害人的身材,说她太胖了就像头猪,这么大的蒸笼都蒸不下!”

兰静秋愣住:“辛大雁跟受害人吵架时孟东鹏他们就在外面,他们听到了辛大雁说受害人一锅蒸不下,于是就想试试!”

老锁呵了一声,想骂,看看谢副书记又忍住了,说:“这也太变态了吧,像在玩游戏,听见人家说什么事做不到,就偏要试试,像小孩子一样!”

齐老师说:“应该是这样,辛大雁看到人在蒸笼里,吓傻了,拿起围巾跑了,她说回去后她以为是她太讨厌受害人了才产生的幻觉,还说当时饭店里烟雾缭绕,让她以为是在做梦呢,结果第二天听说受害人真的被蒸死了,从此后她就真的开始产生幻觉了。”

齐老师说着也唏嘘不已,“这姑娘也是倒霉,她说那句话时还想象了一下,受害人被塞进去的情景。其实我们很多人有时候太生气了,也会想象一下,比如往吵架的人脸上挠出几个血道子,把人扔进粪池里。”

洛生海道:“结果她的想象成真了!她不会以为是她自己把人塞进去的,然后越想越真,最后以为她自己是凶手,这才跑的吧,我听说她逃跑看起来很有经验,该不会是在脑子里设想过无数次警察来抓她,她该怎么逃亡!”

齐老师无奈地笑了笑:“没错,她精神分裂后更分不清现实跟虚幻了,而且在受害人死后她还嫁给了两人争抢的这个男人,辛大雁对受害人的愧疚就更深了。”

兰静秋忍不住说:“受了刺激心怀愧疚,最后导致精神分裂,自己把自己当成了杀人犯,这可真够可以的,你说她抢什么男人?三条腿的□□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还不好找吗?”

在座的男人都有点尴尬。

谢副书记没办过案子,听得心惊肉跳,“这不是抢男人的问题,是这两个嫌犯太变态了啊,孟东鹏不是已经找到了吗?医生确认没问题了就接着审,直接在医院审,找医生在一边守着,免得他再出幺蛾子。”

洛生海说:“孟东鹏只承认他杀了杀他弟的凶手,也就是我们找到的嫌犯A李大丑,有辛大雁的指控,就可以确认他跟第七起案子有关系。”

兰静秋说:“辛大雁的笔录我们可以看一下吗?我想判断一下当时孟东鹏跟李阳阳的状态如何,能不能看出两人的从属关系?”

第149章 疏忽

辛大雁的笔录很多都是她的心理路程, 怎么发现的尸体,怎么逃回家,又怎么安慰自己一定是梦, 发现不是梦, 人真的死了,她又是怎么渐渐崩溃的。

兰静秋快速找到她提到孟东鹏跟李阳阳的那段, 很简单, 两个男的来了,一高一矮,矮的那个肯定是李阳阳,被孟东鹏牵着,辛大雁当时以为他们是兄弟两个。

也是因为辛大雁不停地陷入回忆,从饭店出门这一段也在其中, 所以她清楚的地记得这两个人。

笔录上写着‘我一出门就碰到他们, 门口还停着辆三轮车, 他们刚从上边下来,我还想着这两人怎么这么晚来吃饭, 饭店都打烊了。不过我就好奇了一下, 然后开始幸灾乐祸, 希望这两人固执一点,非要点菜吃饭,跟她吵起来就好了。”

除了这个描述, 再没别的了,已知的小三轮, 然后多了个牵手, 看起来像兄弟两个?难不成孟东鹏把李阳阳当成他弟弟了?

齐老师说完了蒸笼案的案情, 又叫来几个查案的骨干, 跟兰静秋说:“麻烦静秋同志把案子按照你的思路再梳理一遍。我们来看看接下来该怎么做,时间不多了,不管李阳阳有没有杀人倾向,咱们都得找到他。”

兰静秋也没推辞,起身走到案情板前边说边画,“目前已知在二月初七被杀的死者为八名,1号受害人,四十五岁男性被勒死,2号受害人,二十一岁女性斧头砍死,3号受害人,十六岁男性被人用刀捅死,嫌犯A李大丑杀了123号受害人后,在第四年二月初七被嫌犯B,也就是3号受害人的哥哥孟东鹏杀死,成为二七案第4号受害人。”

洛生海在一边补充道:“在同一天,3号受害人的父母还杀了另一名工人许某,此案件是个案,不放在二七案中。”

兰静秋点点头,接着道:“之后二七案没有结束,下一年二月初七,孟东鹏和李阳阳狼狈为奸,开始杀害第5号受害人,五十二岁女性被割喉,然后是第6号受害人,二十六岁女教师被捅数刀致死,第7号受害人,十九岁饭店女服务员,被蒸笼蒸死,第8号受害人二十七岁女工,木棍打死。”

齐老师说:“7号案件有目击者辛大雁,确认了孟东鹏跟李阳阳的嫌疑。”

有人提问:“动机呢?李大丑为什么要在二月初七这一天做案?他杀的人有男有女,身份不同,是出于什么动机?”

兰静秋说:“我一开始觉得可能是跟玄学续命之类的有关系,现在知道李大丑的状况,又有了别的想法,有没有可能123号受害人看到了李大丑的容貌,被他吓到了!第二个面容姣好的女性可是被斧头把脸砍成了一片片。”

那人皱眉:“男性嫌疑人会嫉妒女性长得比自己好看?”

“不是嫉妒,是他得不到,一般人都会被他吓到,他娶不到媳妇,漂亮媳妇更娶不到,再受到漂亮女性的白眼,他心里什么滋味?”

李主任说:“这个逻辑在心理学上说得通,一些男性对条件好,他得不到又想要得到的女性会很刻薄,但如果嫌犯A杀123号是因为他们嫌他丑的话,为什么会选二月初七这一天呢?”

兰静秋无奈道:“以现有的线索,确实没法推断出来,但二月初七一定对李大丑有特殊意义。也许是生日也许是亲人的忌日,也许他平时总是遮着脸,在这一天他想要光明正大地走在阳光下,而123号受害人正好在这一天对他表示了鄙夷嫌弃,于是他用手边随手拿到的凶器杀死了三人。”

另一个市的刑侦队长赞同道:“这个推断也符合他的做案方式,嫌犯A的做案方式就是不选择,他不选择受害人的年龄性别身份,不选择行凶地点,也不选择凶器和行凶方式。简单说他是在固定的一天随即做案,如果是这个动机就说得通了。”

齐老师说:“没错,他不是不选择,只是选择嫌弃他的人,在二月初七这一天,谁对他的容貌表示了鄙夷谁就是他的目标。”

兰静秋把嫌犯A圈起来,写了个疑似死亡,又说:“我觉得不只是鄙夷,他的容貌是天生的,不是因事故毁容,所以这一辈子受到的鄙夷肯定不少,为什么会突然犯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